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1]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淬炼的时代精华,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特征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成就的精神标志,标识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构建了中国共产党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价值逻辑。
1. 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本质上是政党自信。政党自信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事业发展的能力自信,源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所赋予的内生特质和基因禀赋。伟大建党精神就是贯穿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发展始终的精神基因,与体现党的政治价值和党员基本要求的入党誓词交相辉映、熔铸一体。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坚持与追求和对远大理想、共同理想的坚守与践行贯穿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发展全过程,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标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哲学底色,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矢志探索真理、锻造强盛大党的独特禀赋。
真理具有客观性、条件性和相对性,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正确反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2]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根本在于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提供了工人阶级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武器,同时还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用这一锐利思想武器指导事业发展,并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使其焕发永恒的精神光芒。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秉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革命性实践中检验、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3]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其作为党的行动指南,领导人民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中国共产党担负的使命、共产主义伟大构想无可比拟的先进性决定了党的事业发展的全过程都必须坚守理想信念。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4]坚守理想信念,既是中国共产党得以诞生并创造历史性成就的精神原点,也揭示了这一奋斗实践必须经历的艰难险阻、风险考验和牺牲奉献;既体现在党的创新理论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更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以贯之、筚路蓝缕的血脉赓续、英勇奋斗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铸牢理想信念之魂,才能经受得住各种考验。”[5]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危险和考验,党始终强调共产党员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始终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放在突出位置。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初心使命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艰辛奋斗史,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标明了中国共产党因何而立、向何处去、何以能够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使党始终展现出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中国共产党诞生伊始,就肩负着改变中华民族被奴役、被剥削命运的使命,这也使中国共产党成为一百年前风起云涌的诸多政党中仅有的能够历经烽火硝烟,团结带领中华民族接续奋斗、夺取政权并走向复兴的伟大政党。同样,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标明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揭示了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以初心赢民心,以生命践使命”的奋斗形态。[6]“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一揭示党的宗旨和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本质,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的科学论断,既明晰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根脉,也确证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7]一大党纲明确规定,党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以社会革命为自己的根本政治目的,[8]这是工人阶级政党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天资和禀赋。也因为如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的主题。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以自我革命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可替代的宝贵精神品质和行动逻辑。
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9]中国共产党在充满斗争的环境中诞生并带领中国人民破坏旧世界、建立新世界。毛泽东指出:“要奋斗就会有牺牲。”[10]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主张以革命方式涤荡腐败和社会之罪恶,建设廉洁政府。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艰巨性、曲折性以及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要求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必须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创造出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创造出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精神,既包括为党的事业牺牲生命的大无畏精神,也包括克服各种困难艰险敢于胜利的精神,包括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破坏党的团结统一的人和事作斗争的政治能力和斗争本领,包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计报酬,为党的事业攻坚克难、努力工作的意志品质和精神追求,包括为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对党的侵蚀,保证党的路线正确并得到坚决执行的奋斗精神。此外,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党员干部需要让渡法律赋予公民的一些权利,增持义务以保证党的先进性,这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党的纪律建设的应有之义。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这是共产党人融入血脉和灵魂的本质要求,是党的生命线;是保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始终坚定信仰,不脱离群众,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核心要义。
对党忠诚深深镌刻在党章和入党誓词里,体现在党的伟大创造中。入党誓词明确要求党员“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这是每一位党员入党时许下的庄严承诺,也是血与火的考验中凝结成的铮铮誓言。一大党纲规定“承认本党纲领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党员的人”且“与企图反对本党纲领的党派和集团断绝一切联系”者方可入党;[11]二大党章明确规定党员必须“忠实为本党服务”。[12]对党忠诚和不负人民是高度统一的,对党忠诚就是对人民忠诚,就是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唯有对党忠诚才能不负人民,不负人民才能保持共产党人的阶级本色,才能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宗旨,站稳人民立场,坚守人民情怀,不断提高长期执政能力和服务人民水平,马克思主义政党才真正有了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一百年来,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建设一个崭新的世界抛头颅洒热血,无不是源于坚定信仰铸就的对党的无条件的绝对忠诚、对人民赤子般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自信自强。对党忠诚还要求共产党员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老老实实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办事。伟大建党精神以及党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形成的精神品质,系统呈现了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党性要求,表明党的政治目标与人民的幸福期待高度契合、一体推进。
2. 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特征
伟大建党精神的四个方面是高度统一、相辅相成的,彼此包容、相互促进,贯穿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具有革命性与斗争性、创造性与实践性、整体性与一贯性、先进性与科学性有机统一等特征。同时,还需要结合新时代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要求,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特征:
党性与人民性相融合。党性是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特性,是阶级性的最高体现。坚持党性,坚持的是先进性、纯洁性、政治性、革命性,突出的是人民性。伟大建党精神中提出的“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和“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深刻印证着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崇高精神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13]由此,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并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既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也“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14]另一方面,党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并不断提升群众监督能力,形成不同时期推动发展的战略策略、目标任务,经由广大党员干部的创造性努力,变成推动发展的具体措施,最大限度地凝聚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历史性与时代性相契合。伟大建党精神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起源于一百年来党的先驱和一代代共产党人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的卓绝努力、接续奋斗,是在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历史性成就、回应时代课题指引时代方向的进程中不断发展的。伟大建党精神,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积淀,也是党的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同时还是中国共产党对三大规律积极探索和深刻把握后形成的思想结晶。伟大建党精神既总结历史,又开辟未来,所蕴含的红色基因代表了时代发展方向,指引了中国发展道路,彰显了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身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原则。伟大建党精神是党的思想理论与实践创造共同熔铸的核心价值,既要求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也要求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走自己的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突出了党的思想理论的指导性,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践行党的宗旨、执行党的纪律中获得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实践证明,伟大建党精神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为奋斗新时代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撑。
革命性与创新性相协调。革命性、创新性决定了党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所能达到的水平,保证了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不断实现各阶段的奋斗目标。党在一百年的革命性锻造和创新发展中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开启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还要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体系、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等,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渊源和历史脉络
伟大理论指导伟大实践,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滋养伟大政党。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驱立足五千多年灿烂文明,在近代以来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中追求马克思主义、创建工人阶级政党中萃取升华的宝贵精神财富,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实践基础和完整的系统逻辑。在伟大建党精神滋养下,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和70多年执政形成了灿若星辰的史诗般的精神谱系。
1. 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主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直接理论来源,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要义就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首先,“坚持真理”坚持的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坚守理想”坚守的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对我们说来,问题不在于改变私有制,而只在于消灭私有制,不在于掩盖阶级对立,而在于消灭阶级,不在于改良现存社会,而在于建立新社会。”[15]“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6]其次,“践行初心、担当使命”遵循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历史观,担当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人类社会的大同梦想。列宁指出:“无产阶级用事实表明,它是而且只有它才是现代文明的支柱,它的劳动创造了财富和豪华。”[17]再次,“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革命实践方式。革命性、斗争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18]最后,“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忠诚观。列宁将组织、纪律、忠诚视为消灭、打垮敌人的手段,“只有工人阶级的政党,即共产党,才能团结、教育和组织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群众的先锋队”;[19]必须忠诚于劳动群众利益,“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20]“掌握着国家政权的无产阶级先进阶层以身作则......他们对劳动者的利益十分忠诚”。[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土壤,伟大建党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推动其实现创新性发展。首先,“大同”理想社会是中华民族始终不渝的精神追求,也被认为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始构想。《礼记·礼运》关于大同社会的描述提供了人类社会理想的精神家园和实践动力:“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其次,中华传统文化中重民、爱民的思想源远流长,墨家的民本学说、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哀公》)等,既提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思想文化基础,也支撑了伟大建党精神中的建党初心、根本宗旨、人民立场。再次,中华传统文化饱含不畏牺牲、勇于抗争的品质。“后羿射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古代神话故事中的斗争精神,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成为中华民族融入骨髓的基因。最后,忠诚是中华传统道德的首要品质。“忠”位居中华传统文化“八德”之首,“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人之所履,莫大乎忠”(马融《忠经》),“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忠诚始终是立人立国之根本。
伟大建党精神的先进性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源于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的建党实践和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创造。中国共产党在摒弃中国传统文化糟粕,打破封建主义对人民思想禁锢的同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并经由中国共产党的创造性努力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构建起中华民族崭新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这一伟大创造实现了对人民群众最有效的组织和动员,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深刻影响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既体现了对中华古典政治文明的有效继承和科学扬弃,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22]的先进性要求。
2.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历史逻辑
作为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论者,中国共产党是在条件不充分甚至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创造条件完成政治任务、实现发展目标的。这一历史进程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以坚强的领导核心、先进的指导思想、坚定的理想信念、严明的纪律规范来实现事业发展。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发展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都能结合时代特点和发展规律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形成具有强大凝聚力、解释力、统合力的党的意识形态,凝结成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和内核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伟大建党精神产生于近代以来中国迫切需要新思想、新组织的时代期待中。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用鸦片和枪炮打开中国国门,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无数仁人志士奋起反抗,寻找挽救民族危亡的新路。近代以来各种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各种救亡运动和救国方案不断涌现,各种政治组织轮番登台,都无法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23]毛泽东指出:“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24]李大钊、陈独秀等中国共产党的先驱在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过程中组织和发动群众,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伟大建党精神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得以萌发。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壮大,使中国人民有了坚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逐步形成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斗争策略。
伟大建党精神在党的建设和党领导的创造性实践中丰富发展。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活水,标定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形态和精神要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政党,这期间形成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萃取了极端艰难条件下党带领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和进行执政初探所拥有的敢于胜利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人民掌握政权的政党。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西方国家封锁的情况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在伟大斗争实践中最大限度调动全党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创造生产发展的各方面条件,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一系列感天动地的精神品质。这些覆盖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精神积淀,以最有力的方式向世界宣告了中国人民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积累了改革开放得以展开的坚实的工业基础、农业基础和其他生产生活保障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非凡的勇气和定力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5]形成了特区精神、小岗精神、抗洪精神、杨善洲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进一步发展并融入精神文明建设中,化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26]这一时期形成了探月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从伟大建党精神这一源头奔涌而出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清晰描绘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精神境界,社会主义制度正展现出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3.伟大建党精神滋养强盛大党
一百年来,伟大建党精神伴随着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不断涵养着党内政治文化,滋养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锻造了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贯通了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内政治文化,这一独特精神品质维护了党的思想理论的开放性和先进性,增强了实践性和指导性,使党的先进理论能够有力指导实践。其间,伟大建党精神主要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的双重影响发挥作用。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信仰付诸实践的教育动员过程。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作用,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激励、引导、塑造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过程的科学展开,实现了党的意识形态、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契合统一,更好地发挥了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使党能够凝心聚力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与党的纪律建设相结合所形成的强大的整合能力和约束规范能力,既是党章及党内法规精神的体现,也是严格监督执纪问责的要求。需要通过纪在法前、纪严于法,加强对党员干部的行为规范和思想引导,努力使党员干部自觉对标高线引领,自愿坚守底线约束,避免滑向破纪违法的深渊。持久发挥作用的精神系统,奠定了党内政治文化的基础,保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了党组织的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创造实践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人民所享有的美好生活,无不昭示着通过奋斗积淀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并由此实现自我超越的质朴深刻的精神品质。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更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贡献了一种独特的文明形态,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了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仅以伟大抗疫精神为例,2020年以来,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成功实践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领导能力和现代化治理能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其所展现出来的磅礴力量和抗疫成就,成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最生动有力的注解。
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27]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过程,也是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制度治党的有机结合。
1.加强教育引导,把伟大建党精神内化为思想自觉
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立足国之大者,结合“四史”尤其是党史学习,深刻把握党的光辉历程,把握党领导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强化政治认同。
以史为鉴才能开创未来,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伟大建党精神所展示的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的历史丰功伟绩,从历史深处和时代高处理解与把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以及一百年来可歌可泣的伟大奋斗对于中国人民以及世界发展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这有利于我们回应时代重大问题,把握国之大局、国之大要、国之大事、国之大计,[28]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解决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一方面,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定信仰的重要基础,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掌握并运用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入把握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另一方面,伟大建党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精神支柱,代表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能达到的价值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29]伟大建党精神对于锻造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立足于党和人民的奋斗实践,在党史学习中系统把握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伟大建党精神统揽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使其成为全体共产党员共同的精神力量,成为全国人民的价值指引,进而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定信仰信念,自觉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忠诚于党和人民。
2.完善纪法制度,形成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的行动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伟大的理想,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30]这个过程必须依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依靠坚定理想、严明纪律,保证党最大限度地激励党员和群众艰苦奋斗,维护公平正义,改善民生福祉,不断积聚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发展的各种条件。党的纪律是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必然要求。在全面从严治党中,践行伟大建党精神与严守党的纪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纪律严明,所向克捷。”作为一种权威运行的规矩,纪律通常与党的纲领和核心精神融为一体,建立在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自觉服从的基础上,是与有效监督和制度权威运行高度契合的一致行动。一方面,坚定理想信念、坚守铁的纪律是中国共产党特有的政治禀赋,要使伟大建党精神成为9500多万党员共同的精神力量,必须坚守铁的纪律。另一方面,党的纪律和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一样,约束和激励的对象具有特定性,但因二者都具有道德崇高性和政治目标确定性,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因而不但能够实现党的“塑形”和“铸魂”的统一,还能为全社会立起精神旗帜,持久规范和引导社会公众形成政党认同。
伟大建党精神与党章精神、入党誓词在内涵和本质上高度契合。对党内法规体系和国家法律体系的严格遵循,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要。传承伟大建党精神,内蕴着增强纪法意识、模范遵守制度约束、践行党内法规体系和国家法律体系的要求。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使党内法规体系渐趋成熟定型,当前需要立足锻造最强大执政党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要求,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党内法规体系,更加科学地用铁的纪律约束并指导实践,确保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所蕴含的党的先进理论、核心价值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有效措施。为此,必须把党的纪律建设的内容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有机融合,使其成为全体共产党员共同的行为规范。要把遵守党纪的自觉性与执行党纪的强制性相统一,把党的纪律建设和党员干部政德建设统一起来,发挥道德滋养和行为塑造功能,尤其是要突出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的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严格的纪律,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石,也是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目标。
3. 用好党史资源,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革命纪念地、精神诞生地、革命事迹、英雄人物、经典作品等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载体,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媒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31]为此,首先要使党的红色资源完好保存下来。这需要对党的历史有深入的学习掌握,使党在一百年奋斗历程中积淀的各类资源能够形成完整系统的历史脉络。对革命遗址和文物、口述历史要有明确的保护意识,这在党的历史走过百年、城乡社会快速变迁、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过去人们对红色资源作用认识不够等原因,一些遗址消失或即将消失。其次,要通过完善的制度加强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应用。为解决红色资源保护和应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2018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颁布施行,《龙岩市红色文化遗存保护条例》《赣州市革命遗址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条例也加快制订实施。加强立法、完善制度建设本身也是鲜明的党史党建教育实践活动,蕴含着我们对党的历史的态度、对资源功能的认知。再次,要以组织的力量统合红色资源,深度挖掘红色资源的精神价值,发挥好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推动红色资源转化为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以符合新时代特点的方式创新传承形式,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文化效果相统一,同时要防范红色资源过度市场化或者同质化开发。
需要强调的是,当前迫切需要用红色资源滋养崇尚英雄的民族正气。中华民族一直有崇尚英雄的传统,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精神、大量的红色资源无不体现着革命英雄主义的豪迈,彰显了先驱先烈敢为人先、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敢于牺牲、忠诚于党和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构建了中国共产党人无往而不胜的政治品格。毛泽东特别强调“群众是真正的英雄”,[32]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指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英雄的人民创造英雄的历史”。[33]共产党人是理想信念的坚守者、初心使命的践行者、不畏牺牲的斗争者、忠诚为党的奋斗者,崇尚英雄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践行党的性质宗旨。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伟大牺牲中创造的历史性成就,以及由此积淀的伟大建党精神,锻就了英雄的党、英雄的人民。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英雄情结熔铸其中,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时代氛围,厚植革命英雄主义土壤,确保党员干部群众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始终拥有迎难而上、敢于胜利、造福人民的禀赋和能力,使中国共产党始终能够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2021年第08期)
参考文献:
[1][2][3][14][23][25][26][27]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0.
[5]习近平.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学史力行[J].求是,2021(13).
[6]李书磊.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N].人民日报,2021-07-02.
[7][9][16][18][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3,295,422,155,376.
[8][11][12]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1-2,164.
[10]毛泽东同志论党的作风和党的组织[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95.
[13]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3.
[15][2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2,42.
[17]列宁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04.
[19][21]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9,226.
[24]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4.
[28]如何提高政治领悟力做到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N].中国纪检监察报,2021-07-15.
[29][33]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146,146.
[30]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0-22.
[31]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 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J].求是,2021(10).
[3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90.